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73|回复: 1

中秋节的由来及传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9-27 14:51
  • 发表于 2016-9-13 09: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众说不一,据专家考证,在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和中秋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不过,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也有着悠久的源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敬月习俗和秋祀活动。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而这个中秋,我们预谋重温“祭月”这一礼俗,体验一次古人的中秋节.....你,有空吗?
    中秋由来
      根据古代汉族历法,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月。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故称“中秋”。中秋节源自古代对月神的祭祀,它是汉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 祭月,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描述了中国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宫》,书中有“中秋夜迎寒”的祭祀活动。唐太宗贞观年间已出现“中秋节”一词。《唐书·太宗记》中有“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的记载,说明当时已有节日的雏形。在继承先朝祭月礼仪的同时,中秋节的活动内容因为唐朝自由、浪漫的精神气质而日益丰富起来,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唐明皇夜游月宫等神话的相继出现,使中秋文化自唐朝起充满瑰丽多姿的色彩和浪漫迷人的魅力,中秋节俗得到充分发挥和演进。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北宋太宗年间,朝廷正式将农历八月十五定为全民性的中秋节,放假一天,世俗欢愉。明清以后,中秋节继续向民俗的方向发展,终成为与春节、清明节和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民俗大节。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祭月
      明清时期祭月仪式,即如《帝京景物略》所述,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祀活动,这也是唐朝后根据“中秋月圆”而发展出的以“家人团圆”为主题的汉族民间祭月活动。
    祭月要持肃敬之心。《论语》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之说,即祭神要敬神如在身边。祭月前最好要能够沐浴更衣,以示对月神之敬意。
      中秋夜家人团聚一堂,面对月出方向设祭案,案前高挂月神像(俗称月光纸),案上放置月饼、祭酒、西瓜(切成莲花状)或其他水果、以及其他食品作为祭祀供品,外加红烛两支、小型祭香插座(或香炉)一个,酒杯(或酒爵)三只。如行跪(汉代又称经坐,即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拜礼,则需在案前铺设跪拜席位。
      家人中选主祭一位(明清逐渐有男不祭月的习俗,故主祭一般是家中女性长者。但现代祭月可以不考虑明清的这一习俗。另外,为了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主祭之职也可由家中年幼者担任。习俗可承可破,不必一味拘泥。),其职责是代表并引领家人行使祭月的礼仪。另选赞礼一位,主导祭月的过程。
      祭月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高声诵读祭文。
      祭文是祭奠和供奉先人神灵时诵读的文章。在传统的祭祀仪式上,一般都采用古体祭文,以延古风,继承古代礼乐制度。
      古体祭文的书写格式,习惯以“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仅作发语词(可拖长音,示意“开始读祭文了”)。紧接着开篇明义,即言明祭祀时间及祭祀谁,谁来祭祀。
      祭文的主体必须简炼,简明扼要地表达对祭祀对象的缅怀之情,常以回忆祭祀对象的生平业绩为主,或加以感情的抒发。
      最常见的古体祭文是四言句。好的古体祭文,语言押韵。可—韵到底,也可中间变韵。
    祭文结尾用“尚飨(读享)”一词结尾。表示希望祭祀对象来享用祭祀的供品。
      祭月不在供品有多少,只求祭祀者心存敬意。《谷梁传·成公十七年》说,“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朱子在《家礼》中也说,“凡祭,主于尽爱敬之诚而已。”
      月饼是中秋节的重要元素之一。但是,月饼实际上不是给人吃的而是用作祭月的供品。月饼是在祭月仪式中供月神“飨”的供品,在月神“飨”后,祭月仪式完后,祭月者才可以“馂”。我们的先人认为:月神享用供品后,便把福祉寄寓在供品中。祭月者分食祭月供品,便能得到月神的赐福与保佑。

      月饼最早出现在唐朝。传说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持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便把饼分给群臣吃。这是首次将饼与中秋联系在一起。《洛中见闻》也记载:唐僖宗中秋吃月饼,感到味道很美。又听说新科进士正在曲江宴饮,便命将红绫包裹的月饼赐给进士们。
      另一流行广泛的传说是:元末朱元璋领导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其中传递消息。明朝建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正式在汉族民间流传。但是,这个传说是错误的,因为朱元璋没有领导过任何起义活动,他是在汤和的引导下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队伍,并娶了郭德义女为妻(即后来的大脚马皇后)。
      到明代,有了大量关于中秋节和月饼的记载。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汉族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宫史》中写道:“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河南《通许县志》的“中秋,月初上市陈瓜果酒肴玉庭中,以面做一大饼,祭毕家人分食,谓之团圆饼。”
      从历史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因为未知的因素,月饼成为中秋节祭月的主要供品,从而将月饼与中秋节牢牢地联系在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6-12 20:48
  • 发表于 2016-9-13 10: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很受启发,原来月饼是这样的意思,可见以讹传讹有多么荒唐,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诺曼底影视

    GMT+8, 2024-12-12 05:19 , Processed in 0.0178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