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05|回复: 18

【原创影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还有苹果吗?”“没有了,表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20 12:39
  • 发表于 2021-5-19 20: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日出印象 于 2021-5-19 20:19 编辑
    “奥布伦,是你吗?”
    ”是我“
    “还有苹果吗?”
    “没有了,表哥”。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影片一开始,乔装打扮的游击队员瓦尔特和苏里就化险为夷救出了被特务监视的养路工奥布伦。这一句联络暗语,当年在大街小巷的孩子们嘴中广为流传。当年国内物质匮乏,有点生活经验的人都能知道:铁路上的人神通广大,经常能捣弄些市场上不容易露面的紧俏商品。
           这几句简单的台词,来源于当时的生活。相当能够打动国内的电影观众。
           当然,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在南斯拉夫老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面,对敌斗争从不像买苹果那样简单。有时候还要付出血的代价。




            许多中国观众大概还是在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面,第一次接触到保龄球的。在这部摄制完成于1972年的二战片里面,出现过库斯曼地球厅的场景。
            当年大概是担心国内同胞孤陋寡闻,1973年北影厂在译制时特意将保龄球馆翻译成“地(滚)球厅”。言简意赅、心领神会。
            其实当年保龄球在外国电影中出现的历史还要早些,我记得由罗密·施耐德出演的电影《茜茜公主》第一部当中,公主的父亲巴伐利亚的马克斯公爵就最喜欢玩保龄球了。比较来说,我还是挺喜欢“地(滚)球”这个名字,听起来要比保龄球有感觉、好得多。



           当然了,我们也不要忘记经营库斯曼地球厅的老板本人居然也是一个特务。由此可见在德寇占领区严峻的环境下,敌我斗争还是相当残酷的。如果不是随时随地提高警惕,稍有不慎就容易落入敌人的圈套。比如像被假瓦尔特枪杀的布兰克那样。
           这也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影片的一条主线,在当年也算是一部精彩的谍战片。
           另外电影里面除了老游击队员瓦尔特、谢德这些当年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还有几个人物也是挺有意思的。



           小时候看电影时,就觉得比肖夫上尉长得挺帅、特精神。电影中老游击队员、钟表匠谢德在清真寺遇难以后,比肖夫带人围追堵截瓦尔特失利。后来有一个镜头比肖夫上尉是在铜器巷里面,显得特别儒雅、特别帅气。当时就觉得外国影片里面的军人,和自己在街上经常碰到的军人不大一样,看起来特别有精神。
           影片结尾还有一个镜头:比肖夫上尉完全有机会跳下火车,他却呆呆地直视着火车过来。我觉得作为党卫军上尉比肖夫要是能苟活下来,下场肯定和冯·迪特里希一样。都会被上司追究责任。所以还不如“死得其所”。马革裹尸,也算了却广大电影观众的一个心愿。



           还记得影片里面交代过女叛徒米尔娜,职业是裁缝,本人是寡妇。在西方,男女关系上比较开通。吉斯跟米尔娜都没有爱人,孤男寡女之间就算两人有点暧昧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有没有亲热镜头,不知是影片没有进一步表现还是引进时做过删节。
           后来在网上,我还找到过一小段女交通员丽达被比肖夫上尉带人杀害的镜头。说明这部电影确实有过删减。




           游击队员伊万,在影片里面是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当年在银幕上一出现穿西服、戴眼镜的人,一看就是知识分子形象。这要是在地下党里面,至少也得是个中层干部。所以萨拉热窝地下党不惜大动干戈、想方设法也要从敌人的圈套当中营救出伊万,成为电影上半部的重头戏。
           伊万不光是让止痛药阿司匹林在中国观众当中尽人皆知。影片上半部还利用很多篇幅描述伊万身陷重围、与法西斯特务斗智斗勇。并且引出游击队员和爱国人士在医院中智取纳粹、营救伊万这样一段扣人心弦的情节。      

           我后来在看电影时注意了一下,医生取来的血浆不是红色的(由于影片年代久远,画面颜色不甚清晰)。和临床使用的鲜血截然不同。医院里面用的血浆制品,由于添加抗凝剂颜色一般都是呈现出淡黄色。而为了抢救躺在急诊室里的伊万,病床前输的新鲜血液是红色的。其实就是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颜色。血浆和新鲜血液确实不是一个颜色。
           这个细节就算现在看起来,依然还是耐人寻味。


           其实,当年拍摄像《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种革命英雄主义题材的战争片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不管游击队员怎样和德国鬼子斗智斗勇并为之付出血的代价,最后胜利都是属于我们的。
           如果要是像当时的另外一部南斯拉夫战争片《二十六个画面的占领》一样,真实还原战争条件下的残酷斗争。应该就还是相当的血腥、触目惊心,让当时的观众目不忍睹(有看过《二十六个画面的占领》未删减版的观众,可以回忆一下)。估计战斗场面,很容易拍成像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拯救大兵瑞恩》那种类型。


           有些观众一直抱怨中国拍不出像瓦尔特一样精彩的二战影片,丢人!!!
           我觉得即便是在上个世纪的条件下,当年国内还是拍摄过像《一个和八个》(1983年)、《血战台儿庄》(1986年)这样的优秀影片。前些年又有《南京!南京!》(2009),这些都是在海内外受到广泛好评的。个别人怎么能视而不见?


           最后引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面一句脍炙人口的电影台词:
           “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


    © 原创影评,发布于迅雷、豆瓣



      


    评分

    参与人数 1电影票 +10 收起 理由
    军师 + 10 优秀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31 12:06
  • 发表于 2021-5-19 21: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斯拉夫 6只火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6-13 23:06
  • 发表于 2022-5-18 21: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在B站看到过一个被删减镜头合集,补全了一些信息,可惜那个视频被吞了……

    点评

    有一个删减镜头是在影片开头,比肖夫带人打死了女交通员丽达。公映片里面没有,但是在谢德和他女儿的对话中提到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18 2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20 12:39
  •  楼主| 发表于 2022-5-18 21: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whitespecter 发表于 2022-5-18 21:03
    去年在B站看到过一个被删减镜头合集,补全了一些信息,可惜那个视频被吞了……

    有一个删减镜头是在影片开头,比肖夫带人打死了女交通员丽达。公映片里面没有,但是在谢德和他女儿的对话中提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6-13 23:06
  • 发表于 2022-5-26 15: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出印象 发表于 2022-5-18 21:21
    有一个删减镜头是在影片开头,比肖夫带人打死了女交通员丽达。公映片里面没有,但是在谢德和他女儿的对话 ...

    啊是的,就是那句“枪杀了一个和你年纪差不多的姑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6-13 23:06
  • 发表于 2022-5-26 15: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出印象 发表于 2022-5-18 21:21
    有一个删减镜头是在影片开头,比肖夫带人打死了女交通员丽达。公映片里面没有,但是在谢德和他女儿的对话 ...

    另外,关于伊万的身份,从他也偏斯拉夫人的长相和名字来看,有可能是前苏(或者gcgj时期)派来做指导工作的。20-30年代咱们国内也有。前苏当时和前南关系比较亲密,有这样身份的人也不奇怪。虽然gcgj在1943年就解散了,但相关人员残留在各国的应该也有不少。
    删减镜头我在B站内又找到一条,BV1zF41177aM。(不知道全不全)

    点评

    豆瓣上说电影版 片长: 133分钟 / 128分钟(中国) 也就是说国配版要比原音公映版少5分钟左右。从B战上发布的视频来看,除去前后关联的重复镜头、新增添的内容大概也有5分钟。估计是比较全的,布尔吉原来是被康德拉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31 10:55
    伊万这个名字是东正教教名、上帝赐予的意思,在信仰东正教的斯拉夫民族中相当普遍。南斯拉夫开国总统、国家元首,名字就叫伊万·里巴尔。也是克罗地亚人,比铁托大十几岁。有很高威望、被视作政治领导人,铁托在战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31 10: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20 12:39
  •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10: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whitespecter 发表于 2022-5-26 15:16
    另外,关于伊万的身份,从他也偏斯拉夫人的长相和名字来看,有可能是前苏(或者gcgj时期)派来做指导工作 ...

    伊万这个名字是东正教教名、上帝赐予的意思,在信仰东正教的斯拉夫民族中相当普遍。南斯拉夫开国总统、国家元首,名字就叫伊万·里巴尔。也是克罗地亚人,比铁托大十几岁。有很高威望、被视作政治领导人,铁托在战后也是接他的班。
    南斯拉夫是民族团结(但不是民族融合)和民族平等的产物。从铁托的几位重要战友名字来看,亚历山大·兰科维奇是塞族、乔治·吉拉斯是黑山人、爱德华·卡德尔是斯洛文尼亚人。这几个人和铁托一起领导南共、缔造了南人民军。从名字上看乔治、爱德华比较西方化,亚历山大比较东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20 12:39
  •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10: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whitespecter 发表于 2022-5-26 15:16
    另外,关于伊万的身份,从他也偏斯拉夫人的长相和名字来看,有可能是前苏(或者gcgj时期)派来做指导工作 ...

    豆瓣上说电影版 片长: 133分钟 / 128分钟(中国)
    也就是说国配版要比原音公映版少5分钟左右。从B战上发布的视频来看,除去前后关联的重复镜头、新增添的内容大概也有5分钟。估计是比较全的,布尔吉原来是被康德拉打死的,这个我以前也没注意到。够震撼的
    不过看不出,为什么要删减这几段。要说是为了控制时长,128跟133区别也不大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发表于 2022-6-12 22: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暴风雨就要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9-24 02:01
  • 发表于 2022-9-24 02: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的瓦尔特的版本中弹的镜头都没有血,肉眼可见那个时候血包道具不如今天成熟全靠演员演技

    点评

    影片剧情也真挚、朴实,很有感染力。最能打动当年的国内观众; 比如老游击队员谢德在广场上认领女儿尸体那一段,要按国内套路就是不服从领导还有没有点组织性纪律性了? 影片从头到尾,游击队员也付出沉重代价。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24 11: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20 12:39
  •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1: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逆受瑞得司机 发表于 2022-9-24 02:13
    看到的瓦尔特的版本中弹的镜头都没有血,肉眼可见那个时候血包道具不如今天成熟全靠演员演技

    影片剧情也真挚、朴实,很有感染力。最能打动当年的国内观众;
    比如老游击队员谢德在广场上认领女儿尸体那一段,要按国内套路就是不服从领导还有没有点组织性纪律性了?
    影片从头到尾,游击队员也付出沉重代价。一枪一个,说死也就死了。不像国内同类题材“高大全”人物和“钢铁战士”、“烈火金刚”般的银幕形象。既表现敌人残暴、也突出战争残酷性,彰显胜利来之不易、珍视和平生活。
    再加上电影配乐很抒情、悠扬悦耳带着激情,让人难以忘怀、久久不能平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9-25 10:35
  • 发表于 2022-9-25 10: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非常经典,值得收藏

    评分

    参与人数 1电影票 +5 收起 理由
    军师 + 5 你的回复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4-3-3 20:53
  • 发表于 2022-9-29 02: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斯拉夫的二战题材电影拍的好是有原因的,二战期间南斯拉夫基本上是完全靠自己坚持打赢了德国,只是在情报上获得了盟国的部分支援。所以战后铁托才能有这么高的威望,能保证自己的一贯统治,也有底气和苏联第一个翻脸。只有铁托在的时候,在南斯拉夫这样民族的宗教的矛盾如此多,如此的历史悠久,如此的激化的地区才能保证统一和稳固的统治,要知道当地的矛盾是如此的多和激烈,光是看看党卫军在当地招志愿兵组成了多少个装甲掷弹兵师就能看出来了。所以南斯拉夫的二战电影也有和苏联同类型影片不同的叙事风格,也确实有不一样的,值得讲述的故事。然而铁托死了没多久,就因为各种矛盾的激化分裂成了7个国家,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点评

    南斯拉夫的二战题材电影拍的好也在文化信仰上的多元和包容。 南斯拉夫本来就是在一战奥匈帝国废墟上紧凑起来的多元实体,在二战和铁托死后存在根深蒂固冲突矛盾也就不足为奇。遗憾的是没有坚持多元开放和包容的建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29 14: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20 12:39
  •  楼主| 发表于 2022-9-29 14: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sniper74 发表于 2022-9-29 02:46
    南斯拉夫的二战题材电影拍的好是有原因的,二战期间南斯拉夫基本上是完全靠自己坚持打赢了德国,只是在情报 ...

    南斯拉夫的二战题材电影拍的好也在文化信仰上的多元和包容。
    南斯拉夫本来就是在一战奥匈帝国废墟上紧凑起来的多元实体,在二战和铁托死后存在根深蒂固冲突矛盾也就不足为奇。遗憾的是没有坚持多元开放和包容的建国道路。铁托时代也是利用冷战夹缝和个人威望强行维持“一平二调”的稳定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1 18:04
  • 发表于 2022-10-13 21: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辛苦,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6-15 08:51
  • 发表于 2022-10-14 09: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得精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11-1 18:37
  • 发表于 2023-4-24 16: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影片!
    不过影片中的敌人都是德军,可能和真实历史不太相符,当时南斯拉夫当地的主要敌军应该是由克罗地亚极端分子组成的乌斯塔沙,包括圣刀师之类的反游击部队,反抗军主要对付的应该是他们。这些人训练,组织,装备比正牌德军差了一大截,相对更好对付。如果像电影里这样,游击队主要面对德军,那恐怕伤亡损失应该要大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4 天前
  • 发表于 2023-5-7 21: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经典的片子,但是最后火车上枪战的部分离谱了,那么多精锐的党卫军士兵竟然攻占不了区区几个游击队控制的火车头,看得我又气又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诺曼底影视

    GMT+8, 2024-11-21 22:36 , Processed in 0.02337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